周易知识库
首页 > 六十四卦

顺应四时气候的变化调养精神-东方启音官网

时间:2024-03-23作者:起名文化

顺应四时气候的变化调养精神-东方启音官网

四气,即春温、夏热、秋凉、冬寒的四时之气。调神,即调养精神。大论,则说明了本篇内容的重要性。四时阴阳万物的根本,人生活在天地之间,与自然界的四时之气相通,必须适应四时气候的变化。此外,精神是人的生命活动的主宰,所以人应当顺应四时气候的变化,并调养好心神。

本篇的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:一、论述在一年四季中适应气候变化而调养形体和精神的方法;二、指出四时的异常气候对人体的消极影响;三、指出违反四时气候变化规律所导致的伤害;四、提出“不治已病治未病”的预防保健思想。

春三月,此为发陈。天地俱生,万物以荣,夜卧早起,广步于庭,被发缓形,以使志生,生而勿杀,予而勿夺,赏而勿罚,此春气之应,养生之道也;逆之则伤肝,夏为实寒变,奉长者少。

春季三个月天地否卦问身体,是推陈出新、万物复苏的时节。天地之间富有生气,万物欣欣向荣。此时,人们应该晚睡早起,在庭院里散步。披散头发,解开衣带,使形体舒缓,神志随春天的生发之气而畅然勃发。神志活动要顺应春生之气,而不要违逆它。这就是适应春季的气候,保养生发之气的方法。如果违背了这些方法,就会损伤肝脏,使得供给夏季长养之气的能力减弱,这样的话,夏季就会出现寒性病变。

发陈指二十四节气自立春开始的三个月,为一年之始。就是利用春阳发泄之机,退除冬蓄之故旧。“发”意指生发,“陈”是指本来就存在的事物。

所谓“发陈”,就是利用春阳发泄之机,退除冬蓄之故旧。怎么“发陈”?应“广步于庭”,即寻觅风和日丽之时,闲庭信步,随花傍柳,常去踏青。而且要慢走,穿戴要宽松、舒适;“披发缓形” 为的是在“发陈”的基础上除旧布新,从改变不适当的起居方式、 饮食习惯到调摄精神,“以使志生”,逐渐萌生健康向上的志向。 就像春芽萌动,它有蕴蓄、动作和潜能。即想着生发不能扼杀, 想着给予不可掠夺,想着奖赏而不应处罚。劝人向善的心理和精神状态是制定规划时多么好的一种思想准备啊!中医认为肝脏藏血,人“卧则血藏于肝,动则血运于储经(络)”的生理机能正与春气的机能相对应,所以那种背逆春意的心理状态肯定要伤及肝血,春天不做好精神准备,还谈得上什么夏长、秋收、冬藏?

“夜卧”即晚睡 ,但中医专家指出 ,这里所指的“夜卧”,并不是让现在的人们挨到

凌晨才睡觉。古代人们晚上睡觉一般比较早,天黑不久就上床睡觉 ,相当于目前晚上七八点。春季到来后 ,白天会变长 ,夜晚会缩短 ,夜卧”大致也就向后推一两个小时 ,到晚上九十点钟睡觉就刚好。

“夏为实寒变',根据内经“对立统一”的辩证观,也就是阴阳互相转化的关系。热极生寒、寒极生热的现象,是藏得比较深的。

夏天气候炎热,这是表象,也是大家都很容易可以感知的。但因为外界的炎热,体表肌腠开泄,以便出汗而平衡体温。这时候,体内反倒是一种相对“阴寒”的状态,也就是中医所说的“伏阴”。阳热阴寒,也就是“寒变”的机理之一。

"春气之应",什么是“生”?从无到有的状态,比如植物草木,从种子到发芽破土而出,这就是“生”,对应的是春气;从幼苗茁壮成长,这就是“长”,对应的是夏气。

所以,春季养生,需要顺应自然,顺应自然的什么?就是那种从无到有、由暗到明的状态转换。

“逆之则伤肝”,在中医理论里,“肝心脾肺肾”是谓五脏,五脏和四季一一对应。而肝对应的就是春,心对应的是夏,这又与五行的生克有关。

而春季养生之“顺”,就如同要像木(肝)一样,从种子到幼苗,从蛰伏的状态到舒展向上的状态。这就是应有的“生”气。对肝的养护是很有好处的。因为肝气喜条达而恶抑郁,舒展向上,也就是肝气疏泄得利的表现。

如果在春天违背了这种从蛰伏到舒展的规律,那就是“逆”。比如,未能充分唤醒体内的阳气,机体的阳气得不到生发,也就容易形成郁结之气。

肝在机体的位置,又处于中下焦。它的气机形式却又是以升散疏泄为特点,所以有“体阴而用阳”的形容,这是正常的状态。

如果“逆”了春季之“生”,肝的气机会是一种什么状态?体阴也用阴,不但位置在中下焦,气机郁结也呈现为一种阴寒趋势。这也是“夏生寒变”的机理之二。

最后,根据五行的生克规律,肝属木,木克土。《素问.阴阳应象大论》也有“春伤于风,夏生飧泄”之说。

为什么春天伤于风,夏天出现飧泄呢?虽然历代医家以“伏邪致病”为解释。认为春季风气当令,肝木主时,风邪最容易伤肝。到了夏天,肝木横脾,也就容易拉肚子。

“奉长者少”就是说到了夏天,身体提供给你在这个季节生长,茁壮成长的能量、气血就不够了

夏三月,此为蕃秀。天地气交,万物华实,夜卧早起,无厌于日,使志勿怒,使华英成秀,使气得泄,若所爱在外,此夏气之应,养长之道也;逆之则伤心,秋为痎疟[jiē nüè],奉收者少,冬至重病。

夏季三个月,是自然界万物繁茂秀美的时节。此时,天气沉降,地气升腾,天地之气相互交融,植物开花结果,长势旺盛。人们应该晚睡早起,不要厌恶白天太长,保持情绪怡悦,不要愤怒,使面容像含苞待放的花朵一样秀美。要使气机宣泄,通畅自如,精神饱满,对外界事物有着浓厚的兴趣。这就是适应夏季的气候,保护长养之气的方法。如果违背了这些方法,就会损伤心脏,使得供给秋天收敛之气的能力减弱,这样的话,秋天就会患上疟疾。

“蕃”是草木葱茏茂盛,层层叠叠的样子,也有多和繁的意思,周敦颐说:“水陆草木之花,可爱者甚蕃”。“秀”是什么?看看秀字下面的“乃”,再看看“奶”和“孕”你就会明白,“秀”是草木孕育果实的样子

秋三月,此谓容平。天气以急,地气以明,早卧早起,与鸡俱兴,使志安宁,以缓秋刑,收敛神气,使秋气平,无外其志,使肺气清,此秋气之应,养收之道也;逆之则伤肺,冬为飧泄[sūn xiè],奉藏者少。

秋季三个月,是自然界万物成熟,平定收敛的季节。此时,天气劲急,地气清肃,人们应早睡早起,起床的时间应与鸡鸣的时间一致。保持情绪的安宁,减轻秋季肃杀之气对人体的侵害。要收敛神气,不急不躁,以使秋季的肃杀之气得以平和。不使神思外驰,以保持肺气清肃。这就是与秋季的特点相适应而保养人体收敛之气的方法。如果违背了这些方法,就会损伤肺脏,使得供给冬藏之气的能力减弱,这样的话,冬季就会发生飧泄病。

“与鸡俱兴”起;起来:晨~(早晨起来)。夙~夜寐。

亦作“飱泄”,本病是清气不升、肝郁脾虚所致。临床表现有大便泄泻清稀,并有不消化的食物残渣(完谷不化),肠鸣腹痛,脉弦缓等

冬三月,此为闭藏。水冰地坼chè天地否卦问身体,勿扰乎阳,早卧晚起,必待日光,使志若伏若匿,若有私意,若已有得,去寒就温,无泄皮肤,使气极夺。此冬气之应,养藏之道也;逆之则伤肾,春为痿厥,奉生者少。

天地否卦问身体_天地否卦问健康_天地否卦身体健康

冬季三个月,是生机潜伏、万物蛰藏的季节。此时,水寒成冰,大地冻裂,不要扰乱体内的阳气,人们应该早睡晚起,等到太阳出来时再起床。要使思想情绪平静伏藏,好像心里很充实又不露声色。心中好像感到非常满足,还要躲避寒冷,保持温暖。不要使皮肤开泄出汗而令阳气耗损。这就是适应冬季的气候而保养人体闭藏之气的方法。如果违背了这些方法,就会损伤肾脏,使得供给春生之气的能力减弱,这样的话,春天就会发生痿厥病。

坼是中国汉字,拼音是chè,总笔画是8笔,意思是裂开

痿厥[ wěi jué ],痿弱气逆

此“志”,一为心志,心里的志向之类;二为情绪之意,统称为情志。

“伏”、“匿”,皆为藏意。意思是,在冬三月的时候,情志应该内敛些,不要那么开放和沸腾,要比平时更趋于内向,不要太显山露水。

“若有私意”,意思是,有什么话,有什么打算,也不要随便告诉别人,藏在心里就是。

“若已有得”,有很多东西,似乎已经得到,不要再去追究,不要去外面寻求,悄然安住更利于身心健康。

“无泄皮肤,使气亟夺。”

此“泄皮肤“,指的是皮肤的开泄,比如流汗。

汗出多了,就会耗气伤阳使气亟夺。

所以,冬天的运动,是要节制的,尽量不要做激烈运动出太多汗。这样才能与冬相应,有利于养藏。

天气清净,光明者也,藏德不止,故不下也。

天气能够总是清爽洁净、一片光明,是由于上天所具的化生万物之道藏而不露并健运不息、永不衰减的缘故。

冒明云雾不精(句)则上应白露不下交通(句)不表万物(句)命故不施(句)不施则名木多死天气以清净而成其光明者也。清净,谓无云雾不精之事。四时寒暑,雨 时,若守其常度而不失,故不下,为地气所冒也。藏,守也。德,常度也。不止,犹不改也。若天气亢于上,则日月不能明照,而邪气充塞太虚矣。天明之明,作高明说,犹亢也。旧解谓∶大明彰则小明隐。夫天之明,即日月之明也,岂有日月不明而天独明之事?且又何所分于大小乎?天气闭塞,不下交通,地气上腾,蒙冒日月。如是者,天地不交,阳亢阴郁,必见满天云雾,不化精微。云雾之精,即白露也,不能下而交通于地,不能旁敷于万物。表,如表海之表,谓广被也。命,令也。当 不 ,当雨不雨,当寒不寒,当燠不燠,四时正令不能顺施,有不名木多死者乎?凡亢旱之日,夜必有云,晨必无露,土燥尘起,草木苍干,此人之所共知也。

天地否卦问身体_天地否卦身体健康_天地否卦问健康

天气是清净的,这时才能透射出太阳的光辉,所谓"藏德”是指天地阴阳的自然法则中,天气的自然属性,即为“清阳上天,浊阴归地。””清阳为天,浊阴为地。地气上为云,天气下为雨;雨出地气,云出天气。”“清阳上天,浊阴归地,是故天地之动静、神明为之纲纪,故能以生长收藏,终而复始。”这里用到了很多次“清阳”这个词,释字:清者,《说文解字》:“朖也。澂(澄)水之儿。从水青声。”“朖者,明也。”因此清阳是水中之阳,水之阳就是水汽,清阳也可以理解为天之气,是清澈透明的。而“浊”字的意思是不清的水,清之反,“浊阴”则是阴中之阴,应该是在浊水中有形的物质。因此说天的形成是由清澈透明的、无形的水中之阳气;地的形成是由混浊的、有形的水中之有形的物质。

盖人之身,身半以上,天气主之;身半以下,地气主之。升降不利,清浊不分,渐成上盛下虚之病矣。是皆白露不下,正命不施之患也。以白露譬人身真阴,义最可思。

天明则日月不明,邪害空窍。

如果天上阴霾笼罩、晦暗不清,日月就不能放射光明。在这样的时候,邪气就会侵入人的孔窍而造成疾病。

所谓“天明”是指在天阳盛,气候酷热,天空中已经没有了清净之气,取而代只的是由于热使地上的水气蒸腾,但又不能形成云朵,这样在空气中形成了湿热气候,而大地干燥缺水。由于湿热的气候弥漫在空中,日月的光线被遮拦,日月的轮廓已经难以辨清,因此出现日月不明。由于湿热的气候弥漫在空气中,而形成"地气冒明”,地气上升后像帽子一样瘀阻在空气中,后世医家也有认为“天明”是指“天萌”道理就在这里,这个“萌”是由于天之阳盛加上地之水湿蒸腾形成的。例如,在大陆南方尤其是云贵川一带,因夏季天气炎热,蒸腾地上水湿而成湿热之气候,地气上为雾而遮住天明。因此“云雾不精”、“白露不下,交通不表”造成这样的结果主要是由于云雨不能正常地形成与转化。

明通萌,形通;萌通蒙,音通.天明者,天蒙也;地气冒明者,冒蒙也。云雾不精者,不晴也(《史记·天官书》:“天精而景星见”。注:“精即晴”)。

阳气者闭塞,地气者冒明,云雾不精,则上应白露不下。

如果天上的阳气闭塞不通,地上的阴气不能萌发上腾,云雾不能消散而使天空放晴,那么天上下应地气的甘露就不会降下。

交通不表,万物命故不施,不施则名木多死。

天地阴阳的交感就不会发生,万物的生机也就因此而不能延续下去了,万物的生机不能延续,即使高大的树木也会大量枯死。

“交通不表,万物命故不施,不施则名木多死:交通,不是指咱们大马路上的交通,在这里,特指的是天地气机的交合沟通;不表,表在这里当词,指显现、显扬讲。不表,也就是指天地气机不能交汇;万物命,是指自然界的生命万物的生机;故,所以;不施,施予,特指前面说的雨水;名木,特指大树;多死,大多数都会死亡。”

恶气不发,风雨不节顺应四时气候的变化调养精神-东方启音官网,白露不下,则菀藁yuán gǎo不荣。

恶气就是不正之气。发就是散发,恶气不发,那么四时的风雨就会不节制,而清洁的白露就不会降下,这种情况就会导致草木都菀藁不荣。菀是郁的意思;藁是枯的意思。菀:茂盛。稾:禾秆,这里泛指禾苗

凡是上面这些现象都是阳气闭塞,地气冒明所引起的。恶气,指的是邪害孔窍闭塞冒明之气。不发,就是不散去。风雨不节、白露不下就是天地交通不表的原因。菀藁就是郁积枯槁,是说害物的邪气不散去,使万物生长的雨露产生混乱顺应四时气候的变化调养精神-东方启音官网,那么枯槁的草木就得不到敷荣。以人而言之,邪气不散去,正气就不会生起来天地否卦问身体,则形体就会枯瘁,不会得以滋长而荣养。

天地否卦问身体_天地否卦问健康_天地否卦身体健康

这里强调一点就是:恶气发者,就是天地否塞之际,必有伤害百物之气而发出。恶气不发,浊气就不会消散;风雨不节,则气候乖乱;白露不下,阴精就不会降。这样的阴阳二气气交如此,那么草木之类,自然是抑郁枯槁而不敷荣。

贼风数至,暴雨数起,天地四时不相保,与道相失,则未央绝灭。

邪风频频刮来,暴雨屡屡突降,天地阴阳、四季之气不能相互保持协调,同时又大大背离正常规律,那么万物将活不到各自寿命的半数就会完全死亡。

圣人从之,故身无奇病,万物不失,生气不竭。

只有懂得养生之道的圣人能够适应四季阴阳的变化,所以他们的身体从无大病。要是万物都能像圣人一样不去背离养生之道,能够适应四季阴阳的变化,它们的生气就不会枯竭。

(奇特异常);奇节(奇特的节操);奇险(奇特险怪)

珍奇;稀奇〖rare〗

此奇货可居。——《史记·吕不韦传》

又如:奇稀(奇希。希奇);奇货(珍奇少见的物品或货物);奇珍(奇异珍贵之物);奇花异卉(稀奇少见的花草)

出人意外,诡变莫测〖;〗

以奇用兵。——《老子》。注:“诈也。”

又如:奇咳(奇祕);奇正(兵法术语。设计邀截袭击为奇,对阵交锋为正);奇病(奇怪的病)

新奇〖;novel〗。如:奇靡(新奇华丽);奇纵(新奇豪放);奇律(新奇的乐律)

非凡;佳;妙〖;fine〗。如:奇优(出类拔萃的优伶);奇度(非凡的气度);奇相(非凡的相貌);奇笔(奇妙的书法);奇方(奇妙的丹方)

天地否卦身体健康_天地否卦问健康_天地否卦问身体

逆春气则少阳不生,肝气内变。

逆夏气则太阳不长,心气内洞。

逆秋气则太阴不收,肺气焦满。

逆冬气则少阴不藏,肾气独沉。

如果违背了春生之气,少阳之气就不能生发,就会导致肝气内郁而发生病变。

如果违背了夏长之气,太阳之气就不能生长,就会引发心气衰竭。

如果违背了秋收之气,太阴之气就不能收敛,就会因为肺叶焦热而胀满。

如果违背了冬藏之气,少阴之气就不能潜藏,就会导致肾气不能蓄藏,出现泻泄等疾病。

夫四时阴阳者,万物之根本也。所以圣人春夏养阳,秋冬养阴,以从其根;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。逆其根则伐其本,坏其真矣。

故阴阳四时者,万物之终始也;生死之本也;逆之则灾害生,从之则苛疾不起,是谓得道。

一年四季的阴阳变化,是万物的生命之本。所以圣人在春夏季节保养阳气,以适应生长的需要;在秋冬季节保养阴气,以适应收藏的需要:这样就能符合养生的根本规律。与万物一同在春生、夏长、秋收、冬藏的四时循环中运动发展。如果违背了这一规律,就会损坏人体的本元,使身体受到伤害。

所以说,阴阳四时的变化,既是万物生长的由来,又是盛衰存亡的根本。违背了它,就会发生灾害。顺应了它,就不会患上重病,这样才可以说是真正懂得了养生之道。

道者,圣人行之,愚者佩之。从阴阳则生,逆之则死;从之则治,逆之则乱。反顺为逆,是谓内格。

是故圣人不治已病,治未病;不治已乱,治未乱,此之谓也。夫病已成而后药之,乱己成而后治之,譬犹渴而穿井,斗而铸锥,不亦晚乎?

对于这种养生之道,只有圣人能够切实奉行,对于愚者来说,道就是用来佩戴、用来装饰、用来吹牛的。对于四时的阴阳变化规律,顺应了就能生存,违背了就会死亡。顺应了它,人体就会健康;违背了它,人体就容易患病。如果不顺应这一规律,反而违背四时的阴阳变化,就会使身体与自然环境相格拒而生病,病名叫关格(指阴阳上下表里闭塞不通的症状。临床表现为水谷不入(关闭),二便不通(阻格))。所以,圣人不是等到生病之后再去治疗,而是在疾病发生之前就先预防。这就像治理动乱,不是在动乱已经发生了再去治理,而是在动乱发生之前就先防止。这里所讲的就是这个道理。如果疾病已经发生,然后再去治疗,动乱已经发生了,然后再去治理,那就如同口渴了才去挖井,临上战场才去铸造兵器,那不是太晚了吗?

“佩”字的意思是指愚蠢的人只是把道当做幌子像佩玉一样佩戴在身上,其实根本就没有把到放在心上,没有从内心认可



起名文化专业的起名平台。